為了方便居民投放垃圾、保證小區環境衛生,在小區內設置垃圾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是在滕州匯龍清河灣小區,6個分類垃圾箱卻遭到了“封口”的“厄運”,投放口不知為何被人用膠帶封死,居民無法投放垃圾,紛紛質疑是何緣故。
垃圾箱被封口,給居民帶來極大的不便,不少居民表示了自己的不滿。“當時設置這些垃圾箱,就是為了方便居民扔垃圾的。要是壞了,就趕緊更換或者拆掉;要是還能用,就正常維護使用。現在這個樣子,我覺得有點不妥。”小區居民張女士表達自己的觀點。
為了弄清事情原委,編者找到了小區物業劉經理,據他解釋,這6個分類垃圾箱是小區上房時安裝的,封口的原因是后來螺絲生銹、鑰匙丟失等,導致垃圾箱難以打開,里面的垃圾也得不到及時的清理,為減少清掃麻煩,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就用膠帶把垃圾箱的口給封死了。至于這些垃圾箱將作何處理,劉經理解釋說:“這些分類垃圾箱好看但不實用,因此,暫時沒有維修使用的打算。而且小區每棟樓前還設有其它垃圾箱,以方便居民投放垃圾。”
對垃圾進行分類收集處理,本來是環境保護的一大進步。但是,由于宣傳、認識上的不夠重視以及種種原因,垃圾的分類收集和處理遠遠沒有達到,即便是城區主干道上的分類垃圾箱,實際使用效果也沒能達到預期水平。
設置分類垃圾箱的用意,是使得垃圾能夠得到合理的處理,甚至再利用。既然設置了分類垃圾箱,就應該通過宣傳講解等各種途徑,鼓勵居民進行分類投放。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那么這些外形美觀的分類垃圾箱不能無盡其用,不是更加是一種的資源浪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