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平臺
  • 微信掃碼關注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登錄/ 注冊
您的位置:滕州房產網 > 資訊 > 房產快訊

穩投資擴內需 中央發文加快加力城市更新

2025-05-19 | 中房網 | 向軍

      城市更新作為穩投資、擴內需的重要舉措之一,迎來了國家重磅政策支持。

  5月15日,新華社發布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轉變城市開發建設方式,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大力實施城市更新,促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文脈賡續、品質提升,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意見提出八項主要任務,包括:加強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整治改造,開展完整社區建設,推進老舊街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改造,修復城市生態系統,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

  更重要的是,意見還提出加強支撐保障,包括: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實施機制,完善用地政策,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多元化投融資方式,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的城市更新可持續模式,健全法規標準。

  推進更加有力

  城市更新不僅關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質的提升,還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城市更新行動提出要求、作出部署。2024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列為2025年的重點任務。2025年的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把推進城市更新工作列為研究議題。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在民生主題記者會上回答城市更新有關問題時說,城市更新是城鎮化發展歷史的一個必然過程,目的是推動城市的高質量發展,讓城市能夠更宜居、更韌性、更智慧,讓人民群眾生活在城市里能夠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倪虹表示,城市更新要“抓體檢,找準問題”“抓項目,解決問題”。他提到要堅持兩個導向:一個是問題導向,從住房、到小區、到社區、到城區,去查找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比如,停車難、充電難,養老服務設施不足、兒童活動場地不夠等。另一個是目標導向,查找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比如,文化特色缺失、公共服務不均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不高、現代科技與城市管理融合不充分等。體檢發現的問題,就是城市更新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從醞釀準備,到實施行動,再到不斷深化,我國城市更新邁入可持續發展的新階段,就是不僅關注城市面貌,還要關注“里子”,就是人民生活品質的升級。

  當前,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到67%,城市發展逐步從增量擴張進入存量優化、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階段。加力推進城市更新,解決好“城市病”,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勢在必行。

  “我國城市發展已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對于穩增長、擴內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將城市更新作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性、系統性戰略行動,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促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文脈賡續、品質提升。”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楊保軍說。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總規劃師閔希瑩表示,城市更新近年來逐步受到國家重視。這是因為城市更新不僅創造就業機會,推動服務業發展,還能有效防止中心城區空心化,增強城市活力。

  在南京小西湖片區的更新過程中,不僅保留了367戶原住居民,維護了歷史街區的生活延續性,還釋放了公共建筑空間,顯著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更重要的是,這一項目探索并踐行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的老城有機再生模式,成功實現了歷史文化保護與現代生活需求的平衡。

  盡管當前城市更新在多個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效,但不同城市因經濟水平、基礎設施狀況和居民需求的差異,城市更新的重點呈現多樣化,城市更新工作面臨的一些瓶頸仍需突破。

  記者注意到,目前,武漢、襄陽等多個城市已將“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改為“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住房和城市更新局除了負責做好房屋建設管理和住房保障、房地產市場、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外,還將統籌協調城市更新實施工作。

  政府工作部門名稱的改變,意味著在職能上的專門設置,對精準推動城市更新工作具有重要性意義。隨著更多地方下城市更新相關管理職能的調整、完善到位,城市更新工作開展的系統性、推進效率將進一步提高。

  政策更加精準

  做好城市更新,最關鍵的是資金來源。這也是中央財政投向的題中之義。

  記者注意到,從2024年起,中央財政創新方式方法,支持部分城市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

  今年2月21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2024年1~12月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情況。2024年全國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4萬個,根據各地統計上報數據,1~12月份,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8萬個。

  分地區看,北京、兵團、廣東、江蘇、上海、河南、安徽、廣西、山西、湖南、湖北等11個地區2024年實際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超額完成計劃。

  2024去年,全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2.5萬余部,改造老化管線超5萬,增設超過50萬個停車位。這些數字背后,是中央財政定向補助用“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撬動城市發展的大棋局。

  今年4月8日,財政部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2025年度中央財政支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通知》,中央財政按區域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給予定額補助。2025年,共評選不超過20個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黃河、珠江等重點流域沿線大城市傾斜。

  其中,東部地區每個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8億元,中部地區每個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10億元,西部地區每個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12億元,直轄市每個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12億元。

  資金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分年撥付到位。力爭通過3年探索,城市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水平明顯提升,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進一步提高,老舊片區宜居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經驗。

  從中可以看出,繼2024年中央財政按區域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給予定額補助后,2025年再次補助,這體現了財政對城市更新的重點保障。

  某機構研究總監吳建欽認為,2025年的定額補助,主要體現了幾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補助標準延續區域差異化,但更聚焦老城區,補助的標準額度未發生變化,繼續體現了對中西部及超大特大城市的傾斜支持。城市內部來看,2025年新增要求項目具體實施范圍需集中在城市老城區。

  第二,支持的重點領域進一步拓寬。2025年除了繼續重點支持地下管網更新、污水管網“廠網一體”建設外,也加強了消費型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向提振消費方面發力。

  第三,示范城市評選范圍擴大。2024年首批僅15個示范城市,且優先覆蓋超大特大城市及長江經濟帶沿線,2025年范圍擴展至“大城市及以上城市”,評選不超過20個,新增黃河、珠江流域重點城市。

  第四,資金支持方向擴大。與2024年較大不同點是,2025年的中央財政資金支持城市更新的樣板項目建設和機制建設2個方向,除了樣板項目,中央資金可用于項目儲備和生成機制、資金安排和籌措機制、用地保障和審批機制三類機制建立過程中的相關支出。

  為了更好加速城市更新,各地在資金上也陸續出招。截至今年1月,全國已有12個省設立專項資金,通過獎補或貸款貼息等方式提供支持,并發行近1000億元專項債券。28個城市還設立了城市更新基金,總資金規模已達4550億元。

  可以預見,在央地的合力下,城市更新的資金籌集渠道將更加寬廣,資金投向也更加精準有力,這一輪城市更新將激活城市發展的“神經末梢”,又將打通擴大內需的“任督二脈”,發揮著穩投資、促消費的歷史性作用。


最新樓盤

| 更多樓盤
  • 國資·公園里

    國資·公園里

    待更新

  • 城建·梁庭春曉

    城建·梁庭春曉

    待更新

  • 億恒·和暢園

    億恒·和暢園

    待更新

  • 國資·龍云晟景

    國資·龍云晟景

    待更新

熱門推薦樓盤
發布
小程序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依兰县| 永丰县| 宜章县| 达州市| 桃江县| 泽州县| 马尔康县| 嘉荫县| 南川市| 连南| 疏附县| 义乌市| 南京市| 奎屯市| 贵德县| 洛川县| 新邵县| 洛南县| 尼勒克县| 宾川县| 桐梓县| 蓝山县| 大英县| 平江县| 读书| 汽车| 丰城市| 临洮县| 泗洪县| 天全县| 西丰县| 孝昌县| 克拉玛依市| 嘉义县| 图片| 灯塔市| 仲巴县| 含山县| 宁远县| 襄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