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研究報告預計,我國房價從2010年第4季度至2011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將逐漸下降,到2011年上半年進入負增長區間,本輪宏觀調控措施,在使得一線房價下降20%之后將逐漸放松。從2011年下半年起,房價增速可能觸底反彈。
報告作出上述判斷的主要依據是,未來半年內,房地產行業總體融資規模將趨緊,同期CPI將會在今年9月見頂后回落,而隨著房地產市場需求持續維持在低位,但供給逐漸放大,供求缺口對房價的推動作用也將逐漸由正轉負。
從融資環境來看,報告判斷,未來一年無論是人民幣貸款月度增量有望回落至5000億元,同比增速也可能繼續回落至20%。且開發商通過銀信合作獲取銀行表外貸款的途徑,也被銀監會堵死。與此同時,國際短期資本流出中國的形勢,將延續至2010年4季度,外部流動性狀況也不容樂觀。總體而言,報告認為,到2011年第一季度,房地產行業融資規模同比增速可能從2010年7月的40%回落至20%。
影響房價的另一因素是國內的通脹形勢。報告認為,本輪CPI同比增速的峰值出現在2010年8月、9月,之后回落至3%以內,但CPI增速可能從2011年第2季度起再度顯著上升。這與房價觸底反彈的時點基本一致。
此外,報告強調,國家對房價的宏觀調控已經演變為一個考驗政府執政能力和公信力的政治性任務,因此政府絕不會貿然放松宏觀調控,這意味著短期內房價下降已成定局。
而為何在下調一線房價20%后,政策就可能松手。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指出,考慮到房地產投資對中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重要性,考慮到房價與地價大幅下降可能顯著沖擊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考慮到地價下降將使得地方政府財政赤字凸現以及公共投資和保障性住房投資陷入困境,政府不會讓宏觀調控力度過于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