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影響將進一步凸顯———
8月17日,央行營管部公布了7月份北京市金融運行數據。數據顯示,7月北京市金融機構個人住房本外幣貸款增加1.6億元,而在6月份此數據約為24億元,這意味著7月個人住房貸款環比下降了93%,新政監管的影響已明顯顯現。
對此,《廣廈時代》采訪了部分商業銀行和開發商。銀行方面認為,貸款對房地產領域的政策收緊已經非常明顯,部分銀行已將個貸任務重點轉至其他貸款類業務。房地產開發貸款審核則要從嚴,而上周,工行、中行的高層均表示,從國民經濟角度來講,不會停發房地產開發貸款;開發商方面則預測,年底或將出現一輪低價新盤拋售的小高峰。
●銀行:個貸業務重心轉移
明年或推新個貸產品
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房地產金融部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新政后個人住房貸款連月大幅下降。一方面是市場上新盤很少,成交量低,另一方面,目前北京各商業銀行已全面停放三套房貸,二套房首付和利率比例上調,審核要求從嚴,貸款難度增大。這位工作人員說,新政之后個人房貸接單很少,占比較大的是首套90平方米以下的客戶。“目前放貸的單子,基本上都是年初積累下來的。現在貸款任務的重心已經轉至其他貸款類業務,如個人消費類貸款、經營類貸款等。”
當問及這樣的形勢對銀行個貸業務的影響時,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今年的貸款業務完成應該問題不大,壓力主要在明年。“今年年初的積累用完了,明年需重新開展業務,而房貸政策不會放松,所以原先以個人住房貸款為主要任務的支行需要尋求新的業務突破點。例如推出新的個人貸款產品,以贏得市場先機。”
●開發商:貸款政策影響明顯
銷售策略需逐漸調整
一位大型國企開發商營銷總監在談到個人房貸比例大幅下降的情況說,7月個人住房貸款環比下降93%是一個信號,說明新政對壓縮市場的投資需求影響是很明顯的。由于貸款政策的嚴格管控,導致商品房銷售量大幅下降,從側面也反映出開發商資金鏈的緊張程度。開發商為了完成年度經營任務,緩解資金壓力,需要調整價格,提高銷售速度。
該人士還表示,目前從房地產業內的情況來看,一部分資金緊張的開發商為了獲得現金流,采取隱性降價、降低價格增長預期等方式加速推盤,而另一部分開發商一再推遲開盤時間,一是市場不明朗還需觀望,二是因為新盤還未積累到足夠的目標客戶無法開盤,三是一些項目放緩開工速度,以保證資金安全。
●業內人士:年底或將出現
低價新盤拋售小高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型國企高級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個人住房貸款比例的大幅下降,在影響銀行個貸業務的同時,也降低了不良貸款帶來的風險。對于很多開發商來說,由于面臨著償還銀行貸款和上市公司銷售業務的雙重壓力,至少在第三季度末需要做出有針對性的改變——降價或低價推出新盤,新政的影響將會進一步凸顯。 “如果前三季度無法完成當年指標,那么第四季度會是個釋放期,年底有可能會出現一輪低價新盤拋售的小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