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管規劃、管價格、管投資審批,不就是過去的國家計委嗎?國資委管企業,不就是過去的國家經委嗎?計委、經委都解散了,怎么換了個名字,又回來了?這不是走回頭路又是什么呢?
經濟結構是靠市場調整的,不是靠政府的部委,部委從來就沒調整好結構。結構調整通過市場的擇優汰劣完成,是在市場競爭中實現的。政府怎么知道哪些行業應該發展,哪些行業不該發展,哪些企業有競爭力,哪些沒有?即使知道,它會扶持優秀的民間企業嗎?它只會扶持國家隊。
央企進了世界500強,其實那不是500強,按資產排名,只是500大。能不大嗎?政府給了多少資源,給了多少特殊政策?中國的電信服務價格不知道比國外高多少,老百姓總是抱怨成品油價,政府定價,央企能不賺錢嗎?
——許小年:《走向權貴市場經濟》(《南風窗》)
房地產市場運行的大方向由宏觀經濟的景氣方向決定。長期看,房價漲幅與名義GDP增長率大致同步。房地產市場具有明顯的周期性,而且周期長度比較穩定,有投機高潮,也有蕭條低谷。
行政性地直接實施打壓房價,很可能加劇行業的周期性波動。房地產成交量是房價的先行指標,前者平均領先后者八個月。本輪經濟周期中,量的指標大多在去年就已見頂,我們的實證分析表明,如果沒有本輪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正常情況下房價今年6月左右見頂回落,租金價格今年7月左右見頂回落。
美國、英國都大致存在17年-18年左右的房地產周期,中國房地產或許也存在這樣的周期。從上一頂峰1993年算起,2011年左右中國房地產市場可能也是一個重要高點,密集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可能會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