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會松動,繼續強化通脹預期管理,這是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昨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報告經濟社會發展執行情況時,透露的基本信息。
從這份素有“小政府工作報告”之稱的文件來分析,中國下半年的經濟政策將是上半年政策的穩定和延續。在通脹預期管理和確保減排目標等工作重點上,將嚴抓不懈。
特別對于當前社會最為關注的房地產政策,在以往“積極貫徹、繼續貫徹”的基礎上,張平強調,穩定房地產調控政策,進一步落實遏制部分城市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的措施。
下半年經濟需破四難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取得了11.1%的增速。但進入下半年后,除了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未平息、主要貨幣匯率和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等外,張平重點提示了下半年經濟面臨的四大困難。
抗災救災形勢嚴峻是張平提及的第一個困難。入汛以來,全國范圍連續出現多次強降雨過程,造成了嚴重的洪澇、泥石流災害,受災范圍之廣、災害損失之重均為歷史罕見,防汛抗災任務十分艱巨。加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薄弱,張平坦言,全年糧食穩產增產面臨較大困難。
節能減排任務艱巨是第二個困難。“十一五”前四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5.6%,年均降幅為4.2%;要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今年全年還要再下降5.2%,時間緊、任務重。
第三個困難是,管理通脹預期壓力較大。一方面下半年一些農產品(18.20,0.60,3.41%)價格仍會高位運行,輸入型通脹壓力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游資炒作和各方面對價格變動比較敏感,也會放大市場對價格上漲的預期。
經濟面臨的第四難是,結構調整任務更加緊迫。特別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凸顯,在勞動用工、能源原材料、環境治理等生產成本上升的情況下,一些行業、一些企業生產經營將會面臨較大困難。
信貸、房地產不會過度寬松
針對上述困難,張平提出了八項政策。早在7月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經部署了下半年經濟工作要點,《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發現,八項政策都在既有的政策框架內。
下半年,中國經濟前有通脹威脅,后有房地產調控未竟的擔憂。中國政府已經多次強調穩定通脹預期的重要性。繼續加強和改善流動性管理,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降低社會通脹預期。這樣的表述,同中央銀行三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一脈相承。
最近數月,中國的CPI已經接連突破3%,特別是天氣因素所導致的生鮮產品價格上升,申銀萬國證券近日的估計是,8月份食品價格環比漲幅明顯擴大,CPI同比可能達到3.6%。
顯著高于3%年度物價調控目標的情況下,興業銀行(25.51,-0.13,-0.51%)資金運營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分析說,在降低社會通脹預期的目標下繼續加強和改善流動性管理,意味著可能在10月份之前,市場所期待的信貸政策放松和信貸投放節奏的調整都不會發生。
至于影響上半年經濟最明顯的房地產調控,張平的表述是,穩定房地產調控政策,進一步落實遏制部分城市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的措施,堅決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進一步完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和土地供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盡快增加有效供給。
盡管“穩定”二字似乎是近期高層對房地產表述中不多見的說法,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對記者表示,張平“穩定”提法之后緊跟的是“進一步落實遏制部分城市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的措施”,他個人認為,這樣的提法意味著政府不會因為部分地區房地產價格略微下滑即放松房地產調控政策,在觀察調控成果的基礎上,政府將繼續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