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市場研究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10月初,全國執行限購政策相對嚴格的北上廣深杭等10個城市中,庫存積壓達到了6044.46萬平米,環比9月初上漲了6%,庫存積壓增加了28640套,隨著市場成交量持續萎縮,庫存消耗比達到了12.8%,中原地產市場部張大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階段,即使停止新增供應,要消耗完目前市場上的在售庫存也需要13個月的時間。
在限購政策的嚴厲打擊下,商品房銷售持續萎靡,各大房企的庫存持續增加,市場的消化能力絲毫沒有出現轉機。
對照2011年的樓市調控政策,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一線城市表現最明顯,從1-2月的政策陸續出臺到3月全面執行,一直到金九的銷售旺季市場成交量并未出現大的轉機,7個多月以來,全國范圍內的限購政策效果在越來越多的城市逐漸凸顯。
最新數據顯示,從9月十大城市的簽約數據看,市場成交套數總計為40630套,相比8月全月的45410套,下調了10.5%。但是回頭看限購之初的3月份,當時10大城市的庫存積壓只有405672套,庫存面積為4609萬平米,積壓面積同比增加了1434.5萬平米,積壓增加31.1%,庫存增加達到了11.4萬套,按照10大城市平均單套房值150萬元計算,積壓庫存市值達到了1710億。
中原市場研究部張大偉告訴記者,2011年市場的去化率過低,相比09-10年動輒開盤售罄不同,目前即使是熱門項目當月的去化率也低于5成,這明顯的影響了樓市整體市場的發展,這種情況下,超過5成項目的簽約率過低使得市場存在非常可能的繼續下調,特別是在限購下新增需求有限而庫存積壓逐漸嚴重的情況下,資金困難將使得高積壓項目逐漸開始明顯的促銷求量。
此外,中原地產市場部數據還顯示:今年1-8月份住宅市場新開工面積為102089萬平米,同期住宅竣工面積則為37095萬平米,差額高達6.5億平米。按照在建面積半年到一年轉化為可售,預計在今年底到明年初全國將出現明顯的可售激漲,全國性的庫存積壓高點可能在明年三月左右達到,而在樓市調控之下,房地產上市公司的負債和存貨也雙雙激增,現金流入相對較緩,全國124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上半年年報顯示現金流為2119.8億元,同比增長12%;存貨10281.9億元,同比增長39%;總負債11681.3億元,同比增長39%。大多數房企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
對此,張大偉認為,如果本輪調控能夠持續到明年,那么房價的預期拐點將會出現在明年3月份左右,而且目前來看,部分城市和區域的價格下調趨勢可能會逐漸明朗。